一、主题与思路
砼创民族星空辅导员工作室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励志弘毅,团结共进”为主题,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主体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立德主体作用和优秀少数民族学生朋辈辅导引领作用,通过“家校协同共同体、师生互动共同体、学生共融共同体、团队协作共同体”的校园精神共同体建设,从少数民族学生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等五个环节,以“启、行、正、承、引、合”六字要诀推进六大工作,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动态循环系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核心,矢志培养民族工作精英、民族发展栋梁。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念好“启”字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理论灌输力。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原则,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水平出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轨迹和现实表现,充分运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石的党的民族工作基本理论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通过主题班会、小班辅导、骨干培训班、主题报告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将价值引导力和知识传输力相结合,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理论灌输,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民族政策成为全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准则,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坚定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铸就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支柱。
2. 念好“行”字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实践体悟力。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组织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支教助教、结对帮扶、爱心捐赠、民族团结宣讲、追寻历史足迹、就业实践调研、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实践活动内涵,深化实践主题,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接地气”、“长本领”的舞台,增进民族友谊,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 意识,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实践体悟力。
3.念好“正”字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穿透力。充分依托井冈山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寨县红军广场、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省名人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围绕“手拉手共忆历史征程,肩并肩齐唱民族赞歌”、“追寻党的足迹”、“追寻初心之路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通过向先烈敬献鲜花、倾听革命先烈故事、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方式,从中了解革命历史,牢记青春责任,努力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
4.念好“承”字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文化滋养力。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建党100周年等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汇演、“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演活动、少数民族学生红歌竞唱比赛、我与国旗合个影、向三股势力发声亮剑等多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弘扬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滋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浓厚情怀,努力营造用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的浓郁氛围。
5.念好“引”字诀,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榜样触发力。先进典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和旗帜,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传播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十佳少数民族大学生”先进典型选树,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在爱党爱国、红色文化传承、专业发展、立志成才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先后评选各类十佳少数民族学生60名。连续举办学校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6期,组建“十佳少数民族大学生”报告团,通过宣讲党史国史、党情国情,讲述追梦心路历程,分享成功经验和为梦奋斗心得体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导向作用和示范辐射功能,引领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先后培训少数民族学生骨干600余人。
6. 念好“合”字诀,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交往融通力。坚持做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严、爱、细、融”,营造情暖人心的教育生态;尊重各民族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选择和需求,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业帮扶,在实践交流中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学习成长成才的师生互动共同体。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通过发放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社会捐资奖学金等给予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学科竞赛专项奖励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助力求职项目”等专项项目,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型资助。学院建立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背景、学习环境、日常表现、家庭经济资助需求,搭建起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
三、主要成效
1.建构了励志弘毅、团结共进的育人工作体系。搭建了“聚焦一个主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领)、注重两个结合(结合学校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侧重三个主体(教师育人主体、少数民族学生立德主体、朋辈辅导引领主体)、遵循四个原则(特别但不特殊: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关爱但不溺爱:处理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重点但不污点: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骨干才能不盲干:这是民族工作的辩证法)、彰显五个维度(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体育德、以美育德、以行育德)、念好六字要诀(启、行、正、承、引、合)、实现两重目标(矢志培养民族工作精英、民族发展栋梁)”育人工作体系,真正做到了让各民族学生思想上积极进取、学习上刻苦勤奋、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在促进交流交往交融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打造了以文化人、沐心塑魂的育人品牌。计划实施以来,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思路和载体,形成了“手拉手共忆历史征程,肩并肩齐唱民族赞歌”主题实践活动、“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演活动、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十佳少数民族学生评选、民族之夜晚会、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学生赴新疆及西藏社会实践、少数民族国企精英进校园等经验做法,先后获选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精品工作项目、安徽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全国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项目或荣誉,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新安晚报、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新闻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同时,项目计划在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问题调研中作为学校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央新疆办组织的安徽省新疆民族班管理教师和辅导员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3.形成了尊重典型、崇尚先进的育人氛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挖掘选树和学习宣传工作,依托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朋辈教育基地和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开展学校十佳少数民族大学生评选、组建十佳少数民族学生宣讲团,举办学校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邀请学校领导、民族问题研究专家、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等讲授课程或作专题报告,组织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赴井冈山、金寨革命纪念馆、小岗村等地开展红色寻访实践活动,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为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创造有利的校园氛围。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 尊重“主体性”,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发力。学院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立德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参与到学院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教育者为教育者,化有形教育为无形教育,有效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进取心,变“被”上进为“要”上进,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发力。
2. 突出“针对性”,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特点,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成长成才的多样需求,提出针对性教育实践育人方案,突出育人实效。学院将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力、实践体悟力、历史穿透力、文化滋养力、榜样触发力和交往融通力教育实践育人途径,其针对性、多样性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可信力和说服力,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黏着度,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同频共振。
3.注重“系统性”,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久力。学院将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领工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工程化、项目化、系统化思路举措,建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深化”思想引领、“强化”专业素养、“细化”奖助贷补、“优化”实践平台、“念好”六字要诀,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马克思主义“五观”和“三个离不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照片1:学校师生共同品中秋民族团结之味
照片2: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素质拓展活动
照片3:组织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